第748章华尔街之狼-《美娱1992》
第(1/3)页
文武第一,武无第二,大家都是为大老板挣钱的白手套,凭什么自己处处被他压着一头,难道就是因为自己出身贫穷,他出生于亿万富豪之家吗?
乔治.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一个犹太人家庭。1944年,随着**德国占领布达佩斯,索罗斯随全家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。
那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痛苦的时期,全家凭着父亲的精明和坚强,靠假身份证和较多的庇护所才得以躲过那场劫难。这场战争给索罗斯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:冒险是对的,但绝不要冒毁灭性的危险。
1947年秋天,17岁的索罗斯只身离开匈牙利,准备前往西方国家寻求发展。他先去了瑞士的伯尔尼,尔后又去了伦敦。他曾经不名一文,只能靠打一些零工维持生计,直到1949年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。
在伦敦经济学院,索罗斯虽然选修了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.米德的课程,但他本人却认为并未从中学到什么东西。他反受到英国哲学家卡尔.波普的影响更深——在大学的最后一年,索罗斯几乎完全专注于波普的“开放社会”理论,撰写了不少自己的哲学论文,雄心勃勃地要做一个伟大的哲学家。
可惜,家庭的贫穷和波普的劝阻使哲学家索罗斯最终选择了回归专业,谋求一份“更有前途”的经济或金融工作。
于是,“金融家索罗斯”和“华之街之狼”诞生了。
二十多年之中,从伦敦到纽约,索罗斯经历了欧美金融家最典型的“三级跳”,从默默无闻的普通交易员,到明星交易员兼高级分析师,最后创办自己的基金,成为华尔街的一支独立力量。
人们都认为索罗斯是一位聪明、机警、善于学习的专业人才,但是他更愿意把自己的成功归于哲学,即用高屋建瓴的哲学思维方式来分析纷繁复杂的金融市场。多年以后,在著名的《金融炼金术》一书中,索罗斯坦率地表示,他在职业生涯的前期“完全没有用到在大学学习的任何知识”;至于职业生涯的中后期,他主要运用的也是他在大学最后一年培养起来的“哲学思维方式”,这有助于他更深刻地理解金融市场的非理性和“反身性”。
总而言之,索罗斯基本不相信现代金融学,在他看来,他的成功本身就是对现代金融学理论的嘲笑。
作为敏锐狙击手,天才造就的魔鬼,
第(1/3)页